点燃思政课改革“三把火”
——天津大学探索思政课“授课小组制”纪实
本报记者 陈欣然
近日,在天津大学诚园6斋的书院中,一场围绕宪法修订的讨论课正在进行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有何意义?一名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,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宣讲团成员吕灏、思政课教师李孟国、学生辅导员赵书航,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,引发了现场同学的热烈讨论。
从2017年开始,天津大学实施思政课程“授课小组制”改革,以本科三年级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”课为试点,相继点燃协同育人的“三把火”:协同专业教师和学工两支队伍;协同课上和课下两种教学方式,开展以“思政课探究性课题+X”为主题的课后研讨;协同理论和实践两个育人环节,以社会实践和学生宿舍“书院制”为依托,推动思政课协同联动。
协同专业教师和学工两支思政队伍
已教了近20年概论课的教师孙兰英的课堂,从上学期开始,多了几名特殊的“学生”——辅导员。他们不仅全程听课,还经常在课间和孙兰英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进行讨论。辅导员队伍的加入,是天大思政课“授课小组制”改革燃起的“第一把火”。
“授课小组制”即成立以课程主讲教师、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学生辅导员为成员的授课小组。授课小组工作包括3个环节:课前环节,收集学生对概论课的问题与期待并进行分类汇总;课上环节,辅导员协助任课教师把课讲得更加贴近学生;课后环节是重中之重,授课小组根据近期国内外热点时事和重大理论问题,结合各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,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主题研讨。
“这样就把思政专业教师和学工两支队伍协同起来,取长补短,使思政专业教师更了解学生,也提升了学工队伍的理论水平。”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宇说,两支思政队伍的协同,让课上课下的思政育人工作拧成了一股绳。
协同课上和课下两种教学方式
大班授课中的“讨论难”问题,在“第二把火”——课下的“思政课探究性课题+X”(X为学院特色)中得以解决。
“经过授课小组讨论,我们学院确定了3个X题目:工业4.0、新工科、先进制造2025。”天大精仪学院学生辅导员王梓说,这3个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题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。
在不同学院,探究性课下讨论“X”的主题也不同:微电子学院是“探究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”,建筑学院是“绿色发展理念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影响”,法学院是“依法治国”……学生在选择论题时,有些贴近所学专业,如“从海绵城市谈绿色城市发展”;有些选择了热点话题,如共享单车、雄安新区、“一带一路”等。
“这样的实践和调研打通了思政课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关卡,让学生们对思政课亲了、近了,也让他们自觉将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。”天大学工部副部长马德刚说。
协同理论和实践两个育人环节
“第三把火”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
思政教师带领学生实践队到档案馆、博物馆、工厂、城中村实地调研,研究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集体经济改革,开展“包产到户”口述史搜集活动,师生一起把思政课程搬到广阔天地中去。这些实践让青年人进一步理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。
在天大,思政课第二课堂“大”到广阔天地,“小”到学生宿舍。
天大实行本科生住宿书院制,在宿舍楼内开辟出多个书院,“小规模、多场次”开展思想引领主题活动。2017年至今,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走进书院的师生互动40余场,参与学生700余人次;学生辅导员走进书院开展师生互动共60余场,参与学生1000余人次。书院师生十九大理论报告巡讲团,在各书院中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;教工党员与学生党支部携手开展“共话十九大,共建家文化”座谈,让思政课在学生生活中得到延伸。
思政课“授课小组制”改革,让思政课教学效果滴灌式、无缝隙、全覆盖,真正做到了“水流到头”。今年春季学期,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,“授课小组制”已在天津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全面铺开。
【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5月16日】